如果没有它帮忙,你可能吃了也白吃
我们不难发现,同样的食物吃进不同人的肚子里,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,“喝水都会胖”和“永远吃不胖”这两类人的存在就是典型证明。从把食物吃进胃里到把营养吸收到身体里,中间隔着“长征万里”。
很多人听说某某食物对降血脂/降血压/降血糖/抗衰老/抗癌/提高抵抗力/皮肤美容等等有帮助,就立刻把该食物纳入自己的食谱,每天坚持吃它吃它吃它……
且不说这些神奇效果背后得有多大的剂量支撑,但即使是你只是抱着慢慢积累的美好愿望,也可能一场空。因为这些食物产生作用的有效成分,也许你吸收不了。
神奇的宝藏蔬菜
蔬菜界如雷贯耳的名字——十字花科蔬菜,长期食用能帮助降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,还有潜在的抗癌作用。
虽然大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,但萝卜也是它,白菜也是它,十字花科包含的蔬菜可多了,比如西蓝花、雪里红、紫甘蓝、芥菜、荠菜等。
为什么这些蔬菜都有这么多益处呢?因为他们共同含有某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,比如,异硫氰酸酯,它已经被证明能抑制肝脏脂质合成,抗血小板凝聚,还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,减轻炎症,还有杀菌、抗菌作用和抗癌作用。
异硫氰酸酯,看到这个名字你可能很陌生,但对于生吃萝卜的一股辣味和芥末的神奇口感,你一定有所体验,这股清新脱俗的辣,就来自异硫氰酸酯。
蔬菜们自带火辣的异硫氰酸酯可不是为了给人类抗癌杀菌的,它们是为了保护自己:我刺鼻辛辣,别吃我。(但也实在想不到人类就喜欢吃这么辣的玩意儿呢!)
蔬菜中的异硫氰酸酯平时以硫代糖苷的形式存储在细胞液里,但硫代糖苷没什么活性,并不发挥作用,人体无法吸收和获取健康益处,也没有刺鼻辛辣气味。
直到有人吃它,蔬菜的细胞结构被破坏,硫代糖苷和细胞里的芥子酶相遇,被芥子酶水解,释放出异硫氰酸酯,辣味就来了。
人类的吸收助手
虽然并不是所有十字花科蔬菜都像芥末那么厉害,但大多数人还是很难接受生吃蔬菜的味道,煮熟再吃。
但蔬菜煮熟之后,它自带的芥子酶就失去活性了,硫代糖苷无法水解为异硫氰酸酯。这也是为什么煮熟的蔬菜口感好一些,比如萝卜的辣味消失了、青菜的草味儿没有了。
可是吃熟蔬菜的我们,依然吸收到了异硫氰酸酯,并从中获得健康益处,为什么呢?——有人在暗中帮助我们。
原来,没了芥子酶,一些肠道菌群也能把硫代糖苷转化为异硫氰酸酯,如乳酸菌、双歧杆菌和拟杆菌。
研究发现,当肠道菌群减少,人体对食物中异硫氰酸酯的吸收也减少了;不同人吃煮熟的十字花科蔬菜,所摄取异硫氰酸酯的量不同,背后的原因就是肠道菌群的差异。
也就是说,即使你吃掉了一箩筐的十字花科蔬菜,如果没有肠道菌群帮助你吸收异硫氰酸酯这个有效成分,也会“吃了也白吃”,蔬菜带来的很多健康益处你无法获得。
异硫氰酸酯只是一个例子,其实我们吃进去的很多食物成分,都需要肠道菌群来参与其消化代谢过程,帮助吸收。
所以,如果你的肠道内缺乏相应的菌群,就会导致你对食物中的某些营养物质无法吸收或吸收效率不高,这就是很多人感到补充营养感觉好像补不进去的原因之一。
肠道菌群与人体是互助互利的关系,肠道菌群从我们的肠道和食物中获得生存空间和营养,同时也通过帮助影响吸收、合成多种营养素、调节人体代谢和免疫系统等方式回馈我们。
我们要学会肠道菌群和谐相处、友好合作,才能保持健康、远离疾病。但我们无法看到自己肠道内的面貌,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肠道菌群状况、有没有缺少和异常呢?
用肠道微生物基因检测就好啦!你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肠道菌群及功能状态,比如益生菌是否缺乏?条件致病菌是否过多?是否有致病菌感染风险?还可多方面指导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。
参考资料:
[1] LIOUC S, SIRK S J, DIAZ C A C, et al. 2020. A Metabolic Pathway for Activation of Dietary Glucosinolates by a Human Gut Symbiont. Cell [J], 180: 717-728.e719.
[2] Axelsson A S , Tubbs E , Mecham B , et al.Sulforaphane reduces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and improves glucose control in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[J].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, 2017, 9(394).
[3] ShapiroT A , Fahey J W , Wade K L , et al. Huma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cancer chemoprotective glucosinolates and isothiocyanates of cruciferousvegetables.[J].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, 1998, 7(12):1091-1100.
[4] Fei L, Hullar M A J , Beresford S A A , et al. Variation of glucoraphanin metabolismin vivo and ex vivo by human gut bacteria[J].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,2011, 106(3):408-416.